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、广东省高校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部署要求,扎实推进微专业建设工作,进一步赋能学生高质量就业,9月22日下午,我校在广州校区501会议室召开2025年微专业建设项目评审会。副校长鄢维峰出席会议,教务处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、科技处(校企合作办)、学生就业创业处、招生办公室、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会。会议由副校长鄢维峰主持。
会上,副校长鄢维峰指出,微专业作为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“技能培训包”,通过3-10门核心课程即可实现“短平快”教学,不仅能精准聚焦岗位实用技能培养,还支持学生“零门槛”选修,无需更换现有专业,学生结业后更可获得学信网认证的学习成果。基于此,学校积极响应“双千”计划号召,全力推进急需紧缺型方向微专业申报工作。
随后,教务处副处长沈亚圆就微专业申报整体情况进行汇报。各学院充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,共申报19个微专业项目,覆盖人工智能应用、新能源汽车、数字营销等“双千”计划重点领域,且以急需紧缺型微专业为主。所有申报项目均高度重视产教融合,培养方案充分兼顾实用性与针对性,学分严格控制在6-15分,学习周期设定为3-12个月。同时,严格按照省里相关要求,确保2026届毕业生在微专业招生中的占比不低于30%。

△会议现场
经过与会各部门负责人的投票评审,会议最终确定AI数字产品、老年运动康复等专业为学校首批微专业。此外,参会人员还围绕微专业课程管理、教学模式创新、实习生学习保障等七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,明确提出要坚决避免课程简单堆砌与同质化问题,确保微专业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发展动态、实现实时更新。
下一步,学校将尽快开通教务系统微专业报名通道,细化完善微专业管理实施细则,切实推动微专业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职场需求的重要桥梁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、高技能专业人才。